铂力特金属3D打印应用进展

国内
2025
04/30
16:38
分享
评论
南极熊发现,在铂力特的2024年财报中,可以看到他们在金属3D打印领域取得了设备、材料、工艺、软件、应用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在增材制造应用方面,铂力特持续深耕,通过加大研发、技术熟化、降本增效等一些列措施,将金属增材技术从航空航天逐步扩展到医疗、模具、汽车、石油化工、商业航天、新能源、消费电子、机器人、运动消费品等行业;无数个新领域、新应用,因为使用金属增材技术提升了性能、优化了功能、缩短了交货周期、加快了迭代速度、减少人工、升级了供应链、改善了传统工艺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利用增材制造工艺解决客户痛点,为客户创造价值。金属3D 打印已成为产品创新、品质优化、降低成本、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主要手段。

商业航天方面,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正成为传统行业破局路上的“关键引擎”。金属 3D 打印技术在加工商业航天大尺寸、结构复杂、耐高温材料零部件时具有先天优势。基于增材制造工艺原理设计零部件,航天设计师可以实现零部件集成优化设计、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等,满足航天器轻量化需求,并可以在保证零件质量的同时实现零件快速制造,缩短交付周期,加快研发迭代。除此之外,金属 3D 打印技术在批量生产、降本增效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铂力特已助力蓝箭航天、东方空间、九州云箭、星际荣耀、星众空间等多个商业航天客户完成发射、飞行任务,参与的多个商业航天项目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铂力特为这些公司提供了从优化设计到技术咨询,从零件研制到设备、原材料配套等的全方位支持。铂力特参与的商业航天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固体运载火箭、液体运载火箭,立方星部署器、实验卫星、商业通信卫星等;其中多个商业航天项目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铂力特将持续研判商业航天客户需求,在优化设计、技术及研发支持,设备能力及稳定性,产品交付质量、周期和最终成本等方面,不断强化市场竞争力,不断深化与商业航天用户的合作。

压铸模具方面,压铸模具作为制造精密铸件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建筑、消费电子等行业,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制造业持续升级,终端市场对产品性能、成本和生产效率的要求日益严苛,模具制造不仅需要具备更高的强度和精度,还需在轻量化、散热性能与生产周期等方面全面优化。铂力特通过 3D 打印技术,在铝合金压铸模具内部设计出自由、精确的冷却通道,使冷却液能够直接作用于高温区域,进而有效调节模具表面的温度分布,显著提高冷却效率,避免模具因热疲劳而导致开裂等质量问题。优化后的冷却系统可极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频率,保障生产稳定运行。采用高性能材料BLT-18Ni300,通过拓扑优化,精确去除不必要材料,实现模具内部结构与材料分布的优化。BLT-18Ni300具备超高强度与良好韧性,能以较少材料满足严苛的性能要求,由该材料制成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其重量仅为 27kg。轻量化设计不仅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还使得模具在搬运、安装与维护过程中更加简便,极大降低了运输维修时间与成本。此外,铂力特的 3D 打印技术在压铸模具制造中发挥着降本增效的作用。相比传统压铸模具制造需要经过切削、焊接与装配等环节,3D 打印技术能够简化生产流程,通过整合多道工序实现一体成形,有效缩短了制造周期。不仅如此,制造过程中几乎没有材料浪费,未使用的金属粉末材料还可循环回收利用,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一体化打印减少了加工工序和装配环节,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设备占用成本,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人形机器人方面,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然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华力创科学团队在寻找六维力传感解决方案过程中,面临复杂结构设计、质量控制及交付效率等诸多挑战,铂力特十余年的生产经验、打印工艺和设备能力,能够保证批量生产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而缩短整体交付周期,助力华力创科学突破瓶颈。微型六维力传感器 Photon Finger 是目前全球尺寸最小的六维力传感器,加工难度极高。铂力特与华力创科学团队优化结构设计,减少零部件数量、一体成形,降低了装配难度和加工难度。在确保内部结构精度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加工成本,并将加工周期缩短至20 分钟每批次。一体化成形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相较于传统机加一次仅能加工一个传感器,3D 打印满版能同时打印15-30 个。不仅如此,产品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量程及过载能力提升了50%~250%。铂力特的打印工艺与高强度低成本钢材料使华力创科学的踝关节六维力传感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助力腕关节六维力传感器 PhotonR40 核心结构的量产,选择轻量化材料,使传感器在性能提升的同时,重量减轻 20%~30%,从而提升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此外,通过金属3D 打印一体化成形降低装配难度,并显著提升量产能力,为机器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铂力特将继续赋能华力创科学,为智能制造领域注入更多创新活力,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迈向新高度。

3C 行业方面,随着折叠屏、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等消费电子产品向轻薄化、高性能化、精密化方向发展,传统制造工艺在极限轻量化和复杂结构制造上的局限性日益显现。金属3D打印赋能 OPPO Find N5 实现极致轻薄设计,助力 OPPO Find N5 旗舰新品发布。这是铂力特继荣耀MagicV2 后,在 3C 领域落地的第二个大规模量产应用案例,标志着金属 3D 打印在消费电子行业的进一步成熟与突破。在双方的联合研发过程中,铂力特凭借深厚的金属 3D 打印技术积累,从材料优化、工艺开发到设备批产方案,为 OPPO 提供了一体化增材制造解决方案,承担了天穹铰链主要结构件——翼板与外转轴中框的制造任务,助力 OPPO 打造出更轻、更薄、更强的折叠结构。最终通过28 道精密工序,实现了每批次 25 小时可产出 300 个全球最薄的钛合金结构件,将3D 打印钛合金的商业化产品最小尺度纪录从 0.3mm 缩小至 0.15mm。与此同时,铰链整体刚性提升36%,强度提升 120%,核心组件抗冲击能力提升 100%,确保折叠屏手机在轻薄设计的同时具备更高的耐用性。此次合作不仅展示了金属 3D 打印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落地应用,更标志着高端制造技术在智能终端产品中的新突破。金属 3D 打印凭借其轻量化材料应用、高精度复杂结构制造能力以及定制化生产优势,在 3C 领域展现出了广阔前景,可提供传统加工无法比拟的解决方案。作为金属增材制造行业的领先者,铂力特将持续推动 3D 打印在 3C 行业的深度应用,为未来智能制造提供更多可能。

文创方面,铂力特利用金属 3D 打印技术将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曾推出包括长安古建、签字笔、龙印章、龙钥匙扣等一系列文创产品。报告期内再推出“长安系列”金属3D打印文创产品,让古都风韵历久弥新。铂力特从秦地千年的历史传承与工匠智慧中汲取文化滋养,用现代科技赋予人类永恒的美学追求以载体,开辟创新路径,用金属 3D 打印技术再现工艺传世之美,进一步拓展了文创领域应用市场。


上一篇:铂力特金属3d打印大进展:设备、材料、工艺、软件、应用全面爆发
下一篇:铂力特金属3D打印技术路线和进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