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要真正走向千家万户的话,FDM技术的机器是最有可能的。2025年,中国3D打印机产量可能达700万台,其中超过500万台都是消费级FDM 3D打印机,第二大类是LCD光固化3D打印机数量近百万台。
有个厂商老板说自己被南极熊洗脑了,非常认同南极熊所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拓竹3D打印机淘宝累计销量超17万单!国内累计收入36亿元?2030年全球收入可达360亿?》所提到的数据:单单是中国,未来5年内将有1000万个家庭要拥有3D打印机,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将达1000亿元,90%以上的市场份额都是被中国厂商吃掉(特别是拓竹、创想三维、闪铸科技、智能派、纵维立方等)。
加上Tripo、腾讯混元3D、Meshy等自动化生成3D打印模型的AI大模型快速发展,3D模型的内容来源可以比现在扩大100倍甚至1000倍,以前建模画一只长着翅膀的小猪,可能需要一两天时间,而现在只需要一两分钟,而且无需学会3D建模软件。
所以,3D打印的市场潜力实在太大了。
而2025年的现在,中国国内的3D打印机年销量还达不到100万台,几百万台的产量多数都是销往国外。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的要让3D打印机,被大规模的普通家庭所接受,变成一个和电视机一样的家电产品,还需要做出哪些改进和完善呢?
南极熊希望发起这么一个头脑风暴,让大家去思考去想象未来的3D打印机设备、材料、软件、3D模型等,应该是发展到一个什么样子?才能让1000万个中国家庭装上3D打印机?
△全彩3D打印的南极熊吉祥物,挺可爱,口含奶嘴。3D打印行业,其实,现在也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请大家大胆去思考一下。留言得好的,南极熊将抽取其中的两个读者,送出上面这个奶嘴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