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loak和MDA联手开发规模化金属增材制造卫星组件,颠覆传统一次性制造模式

3D打印动态
2025
08/10
15:14
分享
评论
导读:在高性能、低质量部件的需求以及卫星制造周期的加快推动下,金属增材制造已从小众应用转变为航天领域的核心生产方法。

2025年8月10日,南极熊获悉,加拿大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合同制造商BurloakTechnologies已投入巨资对金属增材制造部件进行工艺验证,以满足航天领域的严苛要求。Burloak具备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例如:专有热处理、热等静压 (HIP)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等,能够生产出与传统机加工部件相当甚至超越的航天应用关键硬件。

屏幕截图 2025-08-10 151306.jpg

Telesat Lightspeed、Starlink和 Kuiper 等大型低地球轨道卫星的兴起颠覆了传统的一次性卫星制造模式,催生了对可扩展、可重复生产的需求。增材制造 (AM) 能够消除模具、整合组件并生产复杂的太空卫星射频组件(例如内部几何形状经过优化的波导和天线),从而将交付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周,同时提升了信号完整性和质量效率等性能指标。

屏幕截图 2025-08-10 151251.jpg

Burloak 与 MDA Space的合作体现了这一转变。两家公司正在为 MDA 的Lightspeed 星座的 AURORA 软件定义卫星提供超过 50,000 个 Ka 波段金属增材制造天线。高性能铝和钛组件使 MDA 能够减少零件数量、优化质量并提高射频性能。

MDA 正在扩大生产规模,以实现每天交付两颗 AURORA 卫星的目标,而Burloak 能够同步提升增材制造和后处理吞吐量,为 MDA 提供支持。这种能力使增材制造在快速发展的卫星经济中成为一项竞争优势。

屏幕截图 2025-08-10 151137.jpg

除了短期生产之外,下一个前沿领域是太空制造——在轨道上打印用于空间站、月球栖息地和深空任务的大型结构。这可以绕过发射限制,实现现场建造和维修,从而提高任务灵活性并降低成本。

金属增材制造如今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航空航天制造技术,拥有成熟的工艺、合格的材料和久经考验的飞行经验。在航天器入轨时间日益重要的市场中,将增材制造大规模集成到供应链中的公司将获得速度、灵活性和性能优势。对于 Burloak 和 MDA 而言,这项技术并非一项附加功能,而是下一代太空硬件制造的基础。



上一篇:康考迪亚大学利用风化层与PEEK混合提升3D打印月球建材原位利用率
下一篇:中航迈特携金属3D打印硬核方案,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