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3D打印战争无人机应用汇总

国内
2025
08/07
22:14
分享
评论
南极熊导读: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尤其是与无人机技术的融合,“战场级”3D打印无人机系统开始从研究原型向实战部署迈进。

3D打印无人机的核心优势主要在于“本地化、快速化、定制化”。通过便携打印系统+无人配送,无人机系统能够在战场上自给自足,减弱传统后勤对时间和物理通路的依赖。在攻防装备中,3D打印能够进一步压缩制造周期、节约成本、提升替换灵活性,尤其适用于持续消耗的蜂群无人机和一次性攻击性平台。

161318u8tcq2fk86vo78f6.jpg

从空中侦察平台、水下潜航装置,到战场快速制造站与维修保障体系,3D打印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未来战争中无人系统的形态与部署方式。在本期文章中,南极熊将通过近三年来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系统梳理3D打印无人机在军事领域中的的最新实践与战略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完全3D打印无人机发动机“Rampart”快速本地化生产

2025年8月,美国推进系统制造商Beehive Industries最近推出了一款名为“Rampart”的无人机发动机,其整机结构完全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这种创新方式允许ISR(情报、监视、侦察)与战术支援类无人机系统在前线或现场实现发动机模块的本地化快速生产,减少对传统供应链的依赖与运输成本,同时显著缩短制造交付周期。相比传统发动机生产中涉及的复杂加工与外包流程,Rampart通过数字文件即可远程传输制造,结合便携式3D打印设备即可现场打印与组装,大幅提升了无人机系统对高强度任务环境下的部署能力与响应速度,是未来战争生态中“微型发动机厂+即时补给”的典型技术样板。

1.png
Rampart,一款用于无人战斗机的3D打印发动机。图片来自Beehive Industries

2、英军实战演习中前线打印FPV攻击无人机

2025年8月初,英国陆军在最近的一次军事演习中,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并部署第一人称视角(FPV)攻击型无人机。据论坛内容,该行动由陆军步枪团第3营F连指挥官斯蒂芬·沃茨发起,部队携带便携式3D打印设备,在野外实战环境中打印无人机机身构件并现场组装,进而执行攻击或侦察任务。这展示了部队在战术部署中实现“现场制造、快速行动”的能力,大幅增强了无人机的战术响应效率与部署灵活性,体现出增材制造技术在实战条件下的高适应性与应用潜力。

2.jpeg
一架3D打印无人机,每架无人机的3D打印和组装大约只需四个小时,背景是英国陆军的Bambu Lab 3D打印机。照片来自英国陆军。

3、低成本3D打印无人机挑战高端导弹拦截系统

2025年8月,乌克兰无人机制造商“野黄蜂”(Wild Hornets)研发的一款3D打印无人机——“Sting”拦截无人机,旨在以极低成本替代高价“爱国者”导弹系统执行拦截任务。该无人机采用全3D打印机身设计,成本相比传统拦截系统低约1000倍,同时具备战术部署灵活性。它最高飞行速度可超过 250 公斤,作战里程达15Royal3D9 Reaper(“收割者”)无人机的维护与训练体系中,由 MQ△克里奇空军基地安装的3D 打印机。照片来自美国空军/ReneeBlundon

7、签下1亿美元军火大单,Firestorm推出3D打印无人机移动基地 “xCell”

2025年2月,加州无人机制造商Firestorm Labs 与美国空军签订了一份价值1亿美元(约合7亿人民币)的合同,用于开发3D打印无人机。双方合作推出xCell 系统是一款安装在集装箱中的半自动化移动增材制造单元,专为战场边缘无人机原型制造而设计。该系统能够在现场快速打印和组装无人机机身与结构组件,摆脱了传统集中式生产对运输和供应链的依赖,显著提升战术部署的速度与灵活性。通过部署 xCell,部队可随时根据任务需要定制无人机原型并快速投入使用,实现现场“按需制造”,为未来战场上的无人平台支撑提供了实用且高效的解决方案。此案例展示了移动制造设施与无人机生产的高度融合,代表了3D打印在国防后勤和战术创新中的关键应用方向。

7.jpg
△Firestorm的Tempest无人机参加T-REX 24-2活动


8、MQ9死神”无人机维护训练中的3D打印备件革新

2025年1月,美国空军第432联队在其MQ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开发新型3D打印军事无人机平台。此次融资由洛克希德·马丁风险投资部门领投,旨在加速无人机结构件与整机通过3D打印方式快速生产的能力。这笔资金将使 Firestorm Labs 能够扩展其打印制造技术、优化军用平台设计,并提升从原型到可战部署阶段的转换效率,意味着3D打印正渐成军用无人机规模化制造的重要推手。该案例充分体现了技术创新与资本推动相结合,在无人机增材制造领域的深远影响。

10.jpg

11、美国援助乌克兰无人机3D打印工厂xCell

2024年3月,Firestorm Labs公司获得1200万美元融资,旨在为乌克兰等战区建立集装箱式微型无人机生产设施,这些设施能够在24小时内生产一架无人机。其旗舰产品Tempest无人机具有轻便、便携的特点,最大起飞重量为55磅,能够携带10磅的有效载荷,适用于多种任务需求。这些无人机工厂采用半自动化技术,能够在偏远地区快速部署,减少被敌方发现的风险。通过分散生产,Firestorm Labs为军队提供了灵活的空中支援能力,确保在战斗环境中保持无人机的稳定供应。尽管3D打印技术在大规模生产方面仍面临挑战,但其在军事行动中的应用潜力正在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快速响应和适应性方面。

11.jpg
△FirestormTempest无人机,机身可以在24小时内打印出来

12、美空军研究室开发连续复合材料3D打印无人机机翼技术

2024年1月,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与3D打印公司ContinuousComposites合作,探索使用连续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直接制造无人机机翼,以满足高强度、高韧性和高流动性的材料需求。无人机采用一体化复材整体板件成型,减少零件数量,提高结构整体性。Continuous Composites的技术结合了连续纤维与热固性树脂,能够快速固化,制造出具有可定制强度特性的各向异性部件。该技术省去传统模具,降低成本和交货时间,适合大批量生产和复杂几何形状的制造。

12.jpg
△3D打印的无人机翼梁和肋条

13、乌克兰测试航程400公里的3D打印泰坦无人机

2023年11月,乌克兰测试了一款航程400公里的3D打印无人机“泰坦猎鹰”,该无人机由美国、乌克兰非政府组织与德国企业合作制造。泰坦猎鹰具备其长达6小时的飞行续航力和400公里的航程。配备了第一人称视角(FPV)摄像头,用于实时监视,并可装备2.5英寸镜头摄像头,以增强其侦察能力。项目由Titan Dynamics牵头,旨在制造固定翼和垂直起降(VTOL)飞机。这家德国企业专注于提高效率、最大化效用并增加无人机(UAV)的航程,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13.jpg
△德国援助乌克兰的3D打印无人机

结语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3D打印技术正逐步突破传统制造在材料、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为无人机在战场中的快速响应、模块化构建与多场景适应提供强大支撑。起初,3D打印无人机的多体现在零件维修生产、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受到近些年地缘政治的紧张(尤其以俄乌战争影响最为显著)局势的影响,3D打印无人机在军事战争上的应用受到重视,应用案例陡然飙升。

屏幕截图 2025-08-07 214947.jpg

GMI全球市场研究报告(https://www.gminsights.com/industry-analysis/3-d-printed-drones-market)指出,2024年3D打印无人机市场规模约7.0‑21%增长,预计峰值近38‑39亿美元。未来,3D打印无人机有望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无人化与自动化部署,成为现代战争中一项关键性的技术力量。这不仅改变了战争的后勤方式,也预示着军工制造体系向“按需响应、分布制造”时代的全面迈进。


3.jpeg
5.jpeg
4.jpg
6.jpeg
8.jpg
9.jpg

上一篇:3D打印市场将于2028年达到4100亿元
下一篇:南极熊汇总:“打印”战力,3D打印无人机的军用案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