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去年, 美国应用科学技术研究组织 (ASTRO)宣布计划启用关岛增材制造加速器(GAMMA)。该设施位于西太平洋,是为美国海军提供舰船和潜艇维修服务的增材制造中心。
2025年8月19日,南极熊获悉,关岛增材制造中心的准备工作正在推进中,预计将于2026 年 4 月正式启用,标志着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维修保障能力将实现进一步提升。
GAMMA维修基地占地8,000平方英尺,投运后将配备多种先进工业级增材制造技术,包括聚合物3D打印、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和定向能量沉积(DED)系统。多元化的制造能力将使GAMMA能够生产从塑料原型、工装夹具,到高精度金属部件及大型金属结构等多种组件,满足舰艇维修与升级的多样化需求。
美国海军是GAMMA项目的主要投资方之一,已在2024年合同中投入500万美元。据《National Defense》杂志报道,ASTRO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获海军追加1200万美元资金支持。此外,BlueForge联盟及海军海事工业基地计划办公室也将为项目提供资金与资源保障。
关岛因在密克罗尼西亚的战略地位被选为GAMMA设施的落地地点。以往,驻岛海军部队常因地理位置偏远而面临零部件供应周期长、维修效率低等难题。GAMMA项目负责人Alex Benham表示,依托本地化增材制造能力,关键部件的交付周期将从最长两年缩短至数周,大幅减少舰艇停工时间,显著降低运维成本。
从航空航天到关岛战略布局
增材制造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到2027年,军用3D打印行业的价值将达到17亿美元。在国防领域,增材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海洋、航空航天和汽车。军用产品对更快的速度、更轻的重量和更低的成本的需求,选择增材制造技术来实现这些功能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关岛作为美国的海外领土,拥有多个军事基地和设施。其中,关岛海军军事基地是美军西太平洋作战体系的重要战略支点和联系本土与东亚的重要枢纽,也是太平洋总部今后开发和驻军的重点地区之一。
除服务海军外,GAMMA还将与当地大学、政府及供应链合作,推动关岛本地人才培养。项目计划在岛内设立美国高校卫星校园,并开设首个机械工程专业,助力增材制造产业人才储备。根据《关岛每日邮报》报道,GAMMA工厂投运初期将雇佣10名员工,预计六年内为关岛创造85至100个直接就业岗位,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