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FL生物3D打印与生物制造
当前,干细胞技术在纠正外耳道缺陷中潜力显著,但传统2D分化技术难以复制原位微环境,阻碍耳廓软骨细胞分化,组织工程支架促分化机制也尚不明确。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吴钧教授团队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了综述“Auricular repair: symphony between scaffolds and stem cells”。文章总结了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支架在耳廓软骨再生领域的进展,探讨了3D打印支架与干细胞共培养在软骨分化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整合生物工程与发育生物学以促进耳廓修复,并为再生医学发展提供新策略的观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吴钧教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焦粤农教授和聂天奇助理研究员为本文通讯作者。
内容要点
1. 干细胞类型及分化调控:ADSCs、MSCs等具分化潜力,受生长因子、microRNA及细胞比例等调控。
2.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技术:用天然/合成聚合物,结合3D打印(如挤压/悬浮浴打印)模拟ECM结构。
3. 支架与干细胞协同机制:支架通过调控免疫、递送分子及生物物理信号(如刚度、孔隙)促进再生。
4. 未来研究方向:优化材料力学性能,改进生物打印精度,突破大动物模型与临床转化的物种差异。
3D打印组织工程支架用于耳廓修复的开发流程
文章来源:
https://doi.org/10.1016/j.tibtech.2025.05.029
|
上一篇:石墨烯气凝胶微球3D打印构筑高性能析氢反应电极下一篇:SVIP-VAM仅需15次投影即可实现高质量体积3D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