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材料3D打印-墨水直写 |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3D打印动态
2025
05/26
15:05
分享
评论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Nathan C. Brown、Daniel C. Ames和Jochen Mueller合作,全面探讨了喷头技术在材料挤出3D打印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及其最新进展。系统总结了喷头技术如何通过多功能设计突破传统制造限制,并为复杂材料组合和高精度结构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相关论文以《多材料挤出3D打印喷头》为题,发表在《自然综述:材料》(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640 - 01.jpg

喷头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喷头作为3D打印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设计直接影响材料的可打印性和最终产品的性能。传统的3D打印技术受限于单一材料或低效率的多材料切换,而现代多材料挤出喷头通过以下创新实现了质的飞跃:

1.形状调制喷头:包括固定、自适应和多输出喷头,能够动态调整喷嘴尺寸和形状,优化打印分辨率和速度。例如,自适应喷头通过改变出口直径,实现了从微米级到厘米级结构的无缝打印。

2.性能调制喷头:通过旋转、振动或外部刺激(如磁场、温度)实时调控材料性能。例如,磁性喷头可定向排列铁磁颗粒,制造可编程变形的软体机器人。

3.多材料处理喷头:支持材料快速切换、混合和共挤,实现功能梯度材料或异质结构的打印。例如,共挤喷头可同时挤出硬质和软质材料,制造兼具高刚度和韧性的晶格结构。

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
喷头技术的进步为多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应用:

·机械超材料:通过多材料组合设计出具有负泊松比或可调应变行为的结构。

·软体机器人:集成传感与驱动功能,例如磁性喷头打印的软体抓手可远程操控。

·生物打印:共挤喷头制造血管化组织,或通过牺牲材料技术形成营养输送通道,提升细胞存活率。

·4D打印:利用刺激响应材料(如温敏水凝胶)实现打印后形状自变形。

未来挑战与展望
尽管喷头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仍面临以下挑战:

1.材料兼容性:当前喷头多采用光固化聚合物制造,难以适应高温或腐蚀性材料,未来需开发金属或陶瓷喷头。

2.控制系统优化:现有G代码语言难以协调多模块同步操作,需开发独立控制算法以提升效率。

3.规模化生产:如何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工业级应用,仍需解决速度、精度和成本间的平衡问题。

文章指出,喷头技术的模块化设计为未来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例如结合更多功能(如4D打印实时调控)或扩展至熔融沉积成型(FFF)等普及技术。随着材料与控制的进一步突破,3D打印有望彻底改变航空航天、医疗和消费品等领域的制造范式。

640-1.jpg
图1.多材料挤出增材制造。

640-2.jpg
图2.材料适印性和改性。

640-3.jpg 640-4.jpg
图3.形状调制打印头。

640-5.jpg
图4.属性调制打印头。

640-6.jpg
图5.多材料打印头。
640.jpg
图6.混合打印头

640-7.jpg
图7.材料挤出增材制造中的新兴应用。

论文信息:
Brown, N.C., Ames, D.C. & Mueller, J. Multimaterial extrusion 3D printing printheads. Nat Rev Mater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78-025-00809-y


上一篇:南科大-俞书宏院士&崔晨︱超高填料含量复合材料的3D打印制造
下一篇:累计销售超600万台,创想三维从新兴品类到行业头部,它做对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