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echEx预测金属增材制造市场价值将于2035年达到937亿元

3D打印动态
2025
05/21
11:30
分享
评论
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5-5-21 11:54 编辑

2025年5月21日,南极熊获悉,根据IDTechEx的最新报告《金属增材制造2025-2035:技术、参与者和市场展望》显示,金属增材制造的市场价值预计在2035年将达到130亿美元(约合937亿人民币),未来十年将增长近两倍。报告详细阐述了金属增材制造如何从原型设计和模具制造转向航空航天、汽车和通用制造等领域的最终用途生产。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521104828.jpg

IDTechEx是一家自1999年以来专注于新兴技术的独立研究公司。它确定了目前影响金属3D打印市场的三大关键趋势: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的主导地位、中国区域的加速发展以及关税政策驱动的经济不确定性

激光粉末床熔合技术凭借多功能性和成熟度,保持了在金属3D打印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LPBF使用激光将金属粉末逐层熔合到零件中,是商业上最成熟的金属3D打印方法。它拥有丰富的设备制造商和工业用户运营经验。

尽管人们对金属粘合剂喷射(MBJ)和金属聚合物长丝挤出(MPFE)等替代技术的兴趣日益浓厚,但LPBF在收入和应用方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MBJ和MPFE因简化的工作流程和潜在的成本优势,曾有望挑战LPBF。然而,IDTechEx报告指出,最终用户仍在努力克服这些新方法的技术和经济限制。例如,MBJ受限于烧结工艺,仅适用于特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零件;而MPFE则因材料和强度限制,通常仅限于原型制作、夹具和固定装置。

LPBF的优势在于能够扩展到广泛的应用领域。根据机器配置(如构建体积或激光器数量),LPBF系统可用于生产从小型注塑模具到大型航空航天部件的各种产品。这些广泛的应用案例巩固了LPBF在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521110551.jpg
△2024年全球金属增材制造安装基数按工艺细分

中国国内增长重新定义全球市场份额

得益于国内生态系统对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本土制造商的青睐,中国的金属增材制造行业正在迅速扩张。过去十年,铂力特、汉邦科技和易加三维等公司显著提升了市场份额,为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产品。

这些制造商并没有过度依赖出口,却实现了增长。尽管最近几年,国际上对中国金属3D打印的关注度仍然较低,但中国市场的需求使得像铂力特这样的公司能够持续扩张。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使得其中一些公司在欧洲和北美开设了办事处,并建立了新的分销合作伙伴关系和服务网络。

价格仍然是一个关键卖点。金属3D打印系统需要高昂的前期投资,而中国制造机器的价格优势是国际客户评估供应商的重要因素。然而,IDTechEx指出,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和新关税的出台可能会使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计划变得更加复杂。即便如此,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预计将支撑该地区的持续发展。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521110627.jpg

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复杂多变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旨在促进美国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但对金属增材制造行业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关税促使美国资本对回流和本地生产重新燃起兴趣。这种转变可能有利于金属3D打印技术,因为它能够实现分散制造和快速交付周期。

然而,围绕关税的不确定性已引发多个行业的资本支出回落。企业正在推迟对新制造设施的投资,许多企业正在缩减研发预算。这些变化影响了企业采用金属3D打印等新兴生产技术的意愿,尤其是在需要大量前期验证和认证的应用领域。

IDTechEx的报告指出,2024年下半年,由于经济不确定性,金属增材制造的增长放缓。报告指出,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具体取决于2025年贸易和产业政策的演变。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521110559.jpg
△IDTechEx预测,金属增材制造硬件和材料市场预计将在2025年至2035年期间增长,复合年增长率为10.4%

按技术和材料类别划分的市场预测

总的来说,该报告对2035年之前的金属增材制造硬件、材料及安装基数的增长进行了详细预测。预测细分为十种金属打印工艺和九类金属材料,为市场动态提供了深入洞察。预测数据还补充了每种技术的比较基准和应用案例研究。

随着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向量产规模应用的转变,材料需求预计也将增长。报告强调,对于粉末均匀性、工艺稳定性和可重复的零件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些因素对于航空航天和其它严格监管领域的认证至关重要。




上一篇:摩方精密3D打印模具翻模制备,电子科技大学仿生自适应超疏水表面的设计策略
下一篇:让课堂动起来,Raise3D DF2 解决方案助力普渡大学韦恩堡分校跑出工程教育“创新曲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