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医疗3D打印分类(附国产3D打印企业盘点)

3D打印动态
2025
05/13
17:56
分享
评论
来源:众智医材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医疗3D打印作为一项极具创新性的技术,正逐渐改变着医疗行业的格局。从手术辅助到医疗器械制造,从药物研发到生物组织打印,医疗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医疗3D打印的分类及市场现状。

医疗3D打印的分类
按打印材料分类
1. 金属材料:以钛合金为代表,因其具有高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成为制造植入物,如髋关节、膝关节假体等的理想材料。金属3D打印能够精确制造复杂的内部结构,促进骨骼与植入物的融合,提高植入效果 。

2. 高分子材料:常见的有光敏树脂、聚乳酸(PLA)等。光敏树脂常用于制作高精度的医疗模型和手术导板,通过光固化成型工艺,能够实现精细的细节再现;PLA则因其生物可降解性,在可吸收缝合线、组织工程支架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3. 生物材料:“生物墨水”是生物3D打印的关键,由细胞、生长因子、生物凝胶等组成。这些材料可用于打印生物组织和器官,如打印皮肤用于烧伤治疗、打印血管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等,为再生医学带来了新的希望 。

按成型工艺分类
1. 光聚合成型:SLA光固化成型工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利用激光或紫外线照射光敏树脂,使其逐层固化,从而构建出三维物体。该工艺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适合制造复杂的医疗模型和小型医疗器械 。

2. 熔融沉积成型:将热塑性材料加热至融化状态,通过喷嘴挤出并按照预设路径层层堆积,最终形成三维实体。这种工艺常用于制造塑料类的医疗器械和假肢,设备成本较低,操作相对简单 。

3. 粉床熔融成型:以选择性激光熔融(SLM)为代表,使用高能量激光束将金属粉末逐层熔化并烧结在一起,制造出高性能的金属零件。在医疗领域,主要用于制造金属植入物,其制造的产品密度高、强度大 。

4. 喷射成型:如三维粉末粘接工艺,通过喷头将粘合剂喷射到粉末床上,选择性地将粉末粘合在一起形成物体。可用于制造陶瓷、石膏等材料的医疗模型和牙科修复体 。

5. 挤出成型:能够打印液体类和凝胶类材料,精度可达20 - 100微米。常用于制造高分子类复杂结构医疗器械和手术演练模型,在生物3D打印中也有重要应用 。

640.jpg

3D打印原材料介绍
3D打印原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工程塑料、光敏树脂材料等类别。

640-1.jpg

医疗3D打印市场分析
医疗3D打印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24年全球3D打印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37.9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16.3%的年复合增速 。另据SNS Insider的数据,2023年全球3D打印医疗器械市场价值为26.9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114.6亿美元,从2024年到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5% 。其中,齿科领域作为医疗3D打印技术较为成熟的应用领域之一,2023年全球牙科3D打印市场规模约32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市场规模预计将飙升至19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23.03% 。

医疗3D打印应用
医疗领域3D打印分为两类:非生物3D打印与生物3D 打印。相对于生物3D打印而言,非生物3D打印的原理相对较为简单,所需材料也相对易得,因此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非生物3D打印的产品大多不具备生物相容性,大多产品可归于医疗器械的范畴,

具体应用在:
①个性化假体的制造,可用在骨科、齿科、整形外科等;

②复杂结构以及难以加工的医疗器械制品,包括植入物与非植入物,如多孔结构的髋关节、模拟人体器官的医用模型等。

640-2.jpg
△3D打印医疗器械主要类型

生物3D打印是基于活性生物材料、细胞组织工程、MRI与CT技术以及3D重构技术等而进行的活体3D打印,其目标是打印活体器官。

国产3D打印企业盘点

640-3.jpg
盘点名单顺序与排名无关



上一篇:研究人员集成纳米级3D打印与先进金属加工技术,开发新一代精密射频设备
下一篇:ChristianaCare 3D打印面罩用于治疗皮肤癌,大幅提升患者护理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