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对应的振动会从耳鼓通过中耳内的三个听小骨传递到作为听觉感官的耳蜗。因此一旦听小骨受损,听力便会随之受损,导致传导性耳聋等疾病。对此一般可以通过假体治疗。但由于目前的假体通常由陶瓷和不锈钢制成,而且形状并不能100%适应每个人,通过手术重建治疗传导性耳聋的成功率很低。
不过近日南极熊得到好消息,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马里兰大学医学院(UMSOM)已经找到了解决之道 — 他们利用Formlabs的SLA(光固化)3D打印机成功制造出了定制的听小骨假体。而由于是根据对真实人类听小骨的CT扫描数据创建的,这种假体十分精确,能完美匹配人的耳道形状。因此如果用它进行手术,成功率会提高许多。
UMSOM团队表示,接下来他们会将精力转移到生物3D打印方面,尝试用人类干细胞来创建更具生物兼容性的假体。这种假体可以更自然和有效地与患者的耳朵融合,并且耐用性和寿命也会显著提高。
延伸阅读:
《3D打印技术在耳鼻咽喉科领域的研究现状》
《3D打印技术辅助大夫为河南12岁男童再现完美耳朵》
南极熊,3D打印专业媒体平台。点击进入网址http://www.nanjixiong.com/
编译自 3der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