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R预测:生物3D打印市场规模或在2022年达到18.2亿美元

3D打印报告数据
2015
11/27
10:45
分享
评论
3d-bioprinting-market-reach-1-billion-2022-2.jpg

作为3D打印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生物3D打印自诞生以来就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着。到目前为止,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和科研机构已经利用该技术创造出了多种活性生物组织。这些组织有望对生物学和医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尽管当前的生物3D打印还有许多问题,但知名研究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GVR)最近的一份新报告显示,这一市场将有望在10年内达到18.2亿美元。

3d-bioprinting-market-reach-1-billion-2022-6.jpg

目前,科学家仍在努力开发3D打印功能性人体器官,但生物3D打印技术已经在许多实际的方面得到了应用,比如毒理测试、组织工程、消费品测试、骨移植,以及美容牙科等。另外,最近俄罗斯科学家还成功完成了将3D打印甲状腺移植到活体实验鼠的手术。

3d-bioprinting-market-reach-1-billion-2022.jpg

当前生物3D打印领域的主要企业包括Organovo、Cyfuse Biomedical、BioBots、Luxexcel Group、TeVido、Aspect Biosystems、3Dynamics Systems、Stratasys、EnvisionTEC等。他们中的许多都已经与主要的研究所和大学展开了合作,希望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移植与器官重建技术。

3d-bioprinting-market-reach-1-billion-2022-3.jpg

根据GVR的报告,2014年全球生物3D打印的市场规模仅为4.87亿美元。不过到了2015年,世界多所大学、研究所,甚至是政府就加强了对这方面的投入,包括移植、器官与组织再生等技术。慢性疾病患病率的上升(如慢性肾病),人类寿命的延长,以及器官捐献者的稀缺都是背后的关键因素。

下面是这份报告对当前生物3D打印几个关键点的概述、分析和预测:

· 技术
生物3D打印产业使用的主要技术包括磁悬浮、喷墨、注射和激光。磁悬浮技术主要用于毒性筛选、血管平滑肌细胞打印,以及人体细胞生成;基于注射技术的3D打印机则是2014年所有生物3D打印中的主要力量,它们不但可以在无菌环境中工作,而且能制造支架、细胞带和组织。这两项技术加上激光技术,有望进一步加强生物3D打印的适应性并产生更多的利润,而激光技术则很可能实现最高速的增长。

· 应用
当前生物3D打印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牙科、医疗、生物传感器、生物油墨、食品、动物产品制造(如荷兰的“实验室3D打印牛肉汉堡”项目),以及个人消费品测试(比如欧莱雅已经与Organovo联手开发用于化妆品测试的3D打印皮肤)。

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医疗应用有望成为市场主导,占据2022年整体份额的30%。这方面的应用包括前卫提到过的器官移植、药物测试和组织再生,还包括高速低成本3D打印药片和生物药物的开发。另外,牙科上的应用有望实现更高速度的增长,因为人们对牙科美容和口腔清洁用品方面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对此,具有灭菌能力的3D打印牙齿将会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 区域
虽然生物3D打印正在全球的每个角落发生,但毫无疑问,就预期收益而言,北美仍是主要的市场 — 其份额可达35%,复合年增长率(CAGR)可达10%。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在提高健康基础设施上非常积极,该区域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数量较多,以及当地人民的可支配收入较高。另一方面,亚太市场也将迎来明显增长,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

3d-bioprinting-market-reach-1-billion-2022-5.jpg

综上所述,对生物3D打印产业的利好消息还是很多的。另外,考虑到全球人口的老龄化正日益凸显,同时慢性疾病患者的数量又在不断上升,而仅凭器官捐献和新药物的开发已经不足以应对,所以,生物3D打印的快速增长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延伸阅读:
《3D打印生物医药的应用情况分析》
《Gartner发布最新3D打印报告:医疗产业增长显著 生物产业将成主流》

via 3ders

评分

参与人数 1熊币 +7 收起 理由
南山南 + 7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速速围观!3D Hubs发布2016年最佳3D打印机指南
下一篇:2020年3D打印粉末材料市场规模将达6.4亿美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