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分清吗?哪个是用3D打印机制作的复制品

3D打印动态
2014
04/08
23:48
分享
评论

你能分清吗?哪个是用3D打印机制作的复制品

你能分清吗?哪个是用3D打印机制作的复制品
上图中是日本狂言剧使用的面具,其中一个是收藏于纪州东照宫的真品(和歌山县指定文化遗产),另一个则是将真品用3D扫描仪制作成3D数据,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再用丙烯颜料涂色制作的复制品。那么,图片中哪一个是复制品呢?
  
    答案:左侧是复制品
  
    左侧的面具是复制品。该面具由县立和歌山工业高中(相当于中国的中专)与和歌山县立博物馆共同制作。该高中的工业设计专业在5年前设置了“3D建模研究班”作为三年级学生的课题研究。该学校与博物馆合作,使用3D扫描仪和3D打印机来制作文物的复制品*2。
  
    制作复制品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展示品能够触摸”*注。尽管以前也曾面向视力障碍者制作过有凹凸的立体图画书等,但形状表现力有限。如果是形状与实物相同的复制品,就能让视力障碍者触摸复制品从而准确了解物品的形状。
  
*注 也在为当地寺庙收藏的文物制作复制品,主要目的是防止文物遭到破坏或被盗。真品被收藏在安全性更高的博物馆等地,复制品则放置在当地的寺院。
  
    制作复制品的第一步是利用3D扫描仪制作出文物的3D数据(图1)。但内部等有些部位无法直接形成数据,需要参照实物,在3D软件上反复做追加和修正。而且,还必须考虑3D打印机的造形效果,作细微的修正。
  
  

你能分清吗?哪个是用3D打印机制作的复制品

你能分清吗?哪个是用3D打印机制作的复制品


    图1:用3D扫描仪(右端的设备)测量时的情景。通过从多个方向照射激光来测量距离,从而制成3D数据。但很难测量黑色以及有光泽的表面。
  
    使用这样的3D数据,用3D打印机制作立体模型(图2)。3D打印机是从可动打印头喷出热可塑性树脂的类型。3D打印这个面具复制品花了29小时45分钟。使用的材料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用量为153.90cm3。此外,立体模型的突出部位等所需的支撑材料消耗了96.53cm3。这些材料的花费是20415日元。
  

你能分清吗?哪个是用3D打印机制作的复制品

你能分清吗?哪个是用3D打印机制作的复制品

  
图2:用3D打印机完成造形的面具(涂色前)。形状被准确复制,但全部为白色,所以需要上色,使其看起来像实物一样。
  
    不过,因为造形物为白色,所以虽然其形状与实物相同,但看起来还是大不一样。因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使用丙烯颜料,对照实物进行涂色,从而完成了复制品的制作。面具背面也被准确再现,拿在手中的触觉(重量)也基本与实物相同(图3)。
  

你能分清吗?哪个是用3D打印机制作的复制品

你能分清吗?哪个是用3D打印机制作的复制品

  
    图3:完成的面具复制品,背面也准确再现。

你能分清吗?哪个是用3D打印机制作的复制品

你能分清吗?哪个是用3D打印机制作的复制品

  
    图4:和歌山县立博物馆展示的面具复制品。可供参观者随意触摸
  
      制作可以触摸的复制品不仅对视力障碍者很有用,对于健康的人,也能够加深其对文物的了解。和歌山县立博物馆除了面具之外,还制作并展示了佛像等多种展示物的复制品(图4)。该博物馆研究员大河内智之表示,“我们将推进‘展示的通用设计化’,通过提供不仅仅是视觉的多方面的信息,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使用、快乐学习”。

上一篇:德国3D打印机制造商SLM将在法兰克福上市
下一篇:3D打印糖果试吃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4-4-9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看帖回复是一种好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