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吨LPBF铝粉产能落地!中体新材AMP工艺破解增材制造规模化难题

3D打印动态
2025
08/14
11:21
分享
评论
作为国内金属粉末领域的核心供应商,中体新材近期动作频频,8月新厂房启用、年产1500吨的增材铝合金粉智能化产线建成、钛合金产能稳步推进... 在产能扩张与技术迭代的双轮驱动下,中体新材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如何构筑自身的技术护城河?

带着这些问题,TCT 专访了中体新材相关负责人,一探其发展蓝图与战略思考。

产能释放,锚定高增长赛道
访谈伊始,产能规划成为焦点,中体新材确认,8月新厂房的启用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扩产的重心明确指向了需求旺盛的钛合金粉(LPBF段)和铝合金粉(LPBF段)。

640 - 01.jpg

钛合金粉:公司正稳步推进去年公布的“2025年700吨年产能目标”,年底将达成该目标。这主要服务于3C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对高品质钛粉持续增长的需求。

铝合金粉:扩产力度更为显著。就在近日,中体新材宣布其年产1500吨增材制造用(LPBF段,20-63μm)高球形铝合金粉的全智能化产线集群已建成,新增的6条产线将于9月初正式投产。 这使得公司在该领域的年总产能跃居行业前列。此项扩产直接响应了航空航天、消费电子及汽车轻量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对高性能铝合金粉末规模化应用的迫切需求。

640.jpg

公司强调,产能释放的节奏并非盲目扩张,而是紧密跟随市场脉搏。面对3C电子、汽车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中体新材表示将保持灵活性,“后期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预期,进一步快速提升产能”。

技术深耕,破解应用难点与拓展边界
在材料与应用层面,中体新材展现出多元化的技术布局和直面挑战的决心。

备受关注的新能源领域定制化银粉产线,目标年产能约30吨。该产线正在按计划推进,目前“已进入产品验证阶段”,主要服务于头部新能源客户。与此同时,公司透露正在同步开发钨、钼、铌等难熔金属粉末以及黄金等贵金属,未来产品矩阵将持续丰富。

640-2.jpg

主打“轻量化+安全兼容性”的阻燃镁合金粉AZX912,因其优异的耐点燃性设计成为行业看点。访谈中,中体新材坦诚分享了落地过程中的最大挑战:“尽管我们在材料端强化了阻燃机制,但最大的挑战是设备适配问题——多数3D打印设备商对镁合金打印过程中的安全控制还存在顾虑。”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前3D打印镁合金材料的市场推广速度。解决这一痛点,需要材料厂商与设备商的更紧密协作。

640.jpg

作为国内少数通过SCS认证的粉末企业,中体新材在钛合金循环利用方面走在前面。公司透露,再生钛合金粉“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尤其受到重视ESG的消费电子标杆客户认可。对于性能一致性这一核心关切,中体新材的答案是“通过严格的原料管控和检测标准,再生粉的性能已经可以和原生粉保持一致”,为规模化回收应用奠定了信任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新投产的1500吨铝合金粉产线,依托自主研发的AMP(先进雾化工艺)生产线,实现了粉末品质和生产效率的双重飞跃。关键指标亮眼:高球形度≥92%、低氧含量≤350ppm、松装密度≥1.4g/cm³,卫星粉少、流动性好,适配主流设备,获海内外客户广泛认可。产品线覆盖多元需求:

高强轻量系列:包括空客集团中国独家授权生产的高强铝合金粉Scalmalloy®(抗拉强度≥520MPa、屈服强度≥490MPa、延伸率≥10%)及多款自研低成本高强粉(抗拉强度450-650MPa),满足航空航天及新能源汽车严苛要求。

高导热系列:导热系数均≥180 W/m·K,专攻散热器件与电子封装。

定制化合金系列:支持快速开发(最快1周交付首批样粉)可阳极、耐磨、耐蚀等特殊性能材料,助力消费电子、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边界突破。

构筑护城河,差异化竞争迎战未来
面对钛合金、铝合金、高端铁基粉末等领域日益加剧的价格战、产能战和客户争夺,中体新材清晰地阐述了其竞策略与技术壁垒。

中体新材强调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多元化的制粉技术布局”,拥有VIGA、HDH+PS、PREP以及自主研发的AMP生产线等多种技术,可针对不同金属材料特性选择最优方案。其中,AMP技术被重点提及:一方面能实现连续生产,显著提升产能和效率(新铝粉产线单线年产能超300吨,LPBF段收得率提升至60%);另一方面粉末质量更优(球形度好、空心粉少),为客户带来更高的打印成功率和更优的综合成本。

640-3.jpg

与此同时,中体新材的新产线展现了高度的智能化与数字化:流程自动化率超80%,MES系统智能管理,数字化品控实时监控关键指标,智能仓储实现一键追溯,订单响应时间从48小时大幅缩短至2小时。绿色理念深入生产,部分铝合金采用回收原料,通过纯化与雾化工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碳足迹,并获得SCS认证,这与公司在钛合金再生领域的领先实践一脉相承,共同“赋能先进制造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640-4.jpg

在竞争策略上,中体新材定位清晰:专注金属粉末材料开发,坚持“技术驱动”和“国际化”双轨并行。一方面,持续投入研发,保持技术领先和成本结构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正和多家国际领先的行业头部客户开展联合研发,共同迭代”,通过这种深度合作模式建立“很强的业务黏性”,避免陷入单纯的价格竞争。

从产能的精准投放到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从直面应用痛点到布局循环经济与智能制造,中体新材的访谈展现了一家技术驱动型金属粉末企业的战略定力与发展路径。在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其依托AMP等自主技术构建的制造效率与品质优势,以及对ESG与国际化合作的重视,正为其锻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新产能的释放和新材料的不断推出,中体新材在推动金属增材制造规模化应用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640-5.jpg

更多精彩,欢迎9月莅临TCT深圳展

中体新材3D14展位,共话金属粉末未来!

亲手触摸从“材料创新”到“绿色智造”的落地力量,共探3D打印金属粉末的规模化应用新征程!

9月10-12日,TCT深圳展
免费登记参观,打开3D造物新势能!


上一篇:德国机床订单持续低迷至2026年,3D打印逆势增长18%成制造业新亮点
下一篇:3D Systems 2025年Q2营收9480万美元下降16.3%,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