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陶瓷领域,“微结构设计”正逐步成为引领精准修复的关键变量。图中这款结构精密的颅骨人体修复体,由羟基磷灰石(与人体骨骼成分最为接近的陶瓷材料)打印而成,表面遍布细小且规则阵列孔洞,其背后不仅凝聚了微米级建模与高精度控制的能力,更是DLP光固化陶瓷3D打印技术在生物陶瓷材料上的一次深度实践。
该打印件每一个细小孔洞皆经过数字建模精准排布,并且通过奇遇科技的陶瓷3D打印设备精确打印,既保证了结构稳定性与适配性,也为后续细胞附着、组织生长与骨整合创造了理想条件。
面对颅骨修复对生物相容性与力学强度的双重需求,增材制造在羟基磷灰石材料上的应用正在不断突破传统修复体的局限。本文将以这一颅骨人体修复体为例,带大家一起看看该打印件的整体打印过程,畅想其在未来个性化临床医疗中的广阔前景。
打印设备
打印设备ADT-3D-ZP-Printer-Pro-144-37.5
STL模型切片
打印过程
打印过程(光强为45mW/cm2,层厚0.05mm,调节曝光时间为1.5s,铺料速度为120mm/s)
完成推出
铲出过程
清洗过程
烧结过程
烧结展示
烧结后成品展示
来源:奇遇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