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南极熊注意到,湖北日报近日发布的新闻中显示,在7月23日举行的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技术对接专场上,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发布了连续碳纤维3D打印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湖北日报:“创新中心智能加工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段现银介绍,此前主流的技术为短碳纤维3D打印,是将切碎的短纤维(长度通常为1mm)混合到尼龙等热塑性塑料中,相当于在打印原料里掺“配料”,仅提供局部增强,强度提升有限。连续碳纤维打印技术则是使用连续的长纤维束作为增强材料,形成内部“骨架”结构。纤维以定向方式排布,直接承受拉伸和弯曲负荷,使零件强度接近金属,强度重量比超过铝合金。
段现银表示,该所研发的连续碳纤维打印设备其中一款已可支持1.5米×1米、高度2米的碳纤维零件打印,适配多种材料及碳纤维等纤维增强材料。段现银称,连续碳纤维3D打印技术简化了制造流程,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能够直接生产高强度、轻量化的零件,具有高设计自由度、耐用性强、材料浪费少和环保可持续等优势。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位于未来科技城,由华中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发起,于2018年9月获工信部批准建设,一直以来聚焦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分析、数字化制造等方面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研发。”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试平台,总投资约5亿元,现有中试设备298台套,面向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国家重点行业的高端装备研制需求,提供委托研发、试制加工等技术服务,已服务客户近200家,合同金额超5亿元;鼎康生物搭建的重组蛋白药物中试平台已为国内外40余客户的50多个产品提供原液及制剂生产服务,样品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临床试验,并已成功为1个新药项目实现产业化服务。
来源:湖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