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熊获悉,位于中国西安的西北大学正在借助著名品牌阿泰克(Artec)的Spider手持式3D扫描仪“数字保存”在秦始皇陵陪葬坑中发现的女性遗骸。这款扫描仪的分辨率高达0.1mm-0.05mm,十分适合用于捕获复杂的纹理和极致的细节(如骨骼等)。另外,由于这种高精度扫描是通过混合几何和色彩数据实现的,扫描过程完全不需要在文物上做任何标记(会损坏文物)。
目前,西北大学的研究者们已经通过这种方法保存下了这些骨骼的形状和纹理。而借此,他们就可以更好地去探究有关这些骨骼所有者的一切(比如她们的身份和出处),从而进一步揭开秦始皇陵这座世界最大之一帝王陵墓的秘密了。
“3D扫描已经成为了保护文物的重要工具,”Artec公司CEO兼总裁Artyom Yukhin表示,“在处理已有2000岁高龄并且仍将不可避免地遭受时间损坏的骨骼时,这种轻松3D建模的功能就显得尤其有用。此外,它也有助于考古学、古生物学、以及人类学方面的专家进行全球性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扫描骨骼,西北大学与警方合作将Artec扫描仪用到了颅面复原上。事实上,该校已经建成了一个由2000幅中国人类头部CT图像组成的医疗数据库。其中的2000份样本均被制成了脸部和头骨的3D网格模型,可用于无法识别的头骨颅面复原,比如未出土的遗骸或犯罪被害人,请关注南极熊3D打印网。
延伸阅读:
《阿泰克与Threeding合作3D扫描历史文物》
《3D扫描与3D打印或助被ISIS毁掉的珍贵文物重生》
《Artec携手Threeding扫描保存东正教文物并提供相关3D打印服务》
编译自 3der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