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参加了中国3D打印标准化会议?南极熊公布名单

3D打印动态
2016
04/27
19:23
分享
评论
南极熊请各位读者注意,以下是中国3D打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议纪要、参加人员名单。这次会议,云集了顶级人物,将对中国3D打印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请重视!

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会议

会议纪要


1.jpg
2016年4月21日,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2,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南极熊作为3D打印第一媒体,全程参加。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司长孙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卢秉恒院士、王华明院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61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Heinz-Joerg Lenz先生、欧洲增材制造标准化支持行动(SASAM)项目组专家Klas Magnus Boivie博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殷明汉,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院长李新亚、副院长单忠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主任肖寒、副主任孙旭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标准工作部副主任谭湘宁,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隰永才,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的共百余名专家和代表(名单见附件1)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标准工作部副主任谭湘宁,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忠德共同主持。
2.jpg
△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会议 合影


会议开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殷明汉副主任宣读了《国家标准委关于成立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批复》(国标委综合[2016]27号),与会领导为第一届技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委员证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卢秉恒院士代表技术委员会做了有关讲话,简要介绍了技术委员会今后的工作思路。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院长李新亚代表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对与会的各位专家和代表的到来表示感谢,同时介绍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标准化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并表态将全力支持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61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主席Heinz-Joerg Lenz先生代表ISO/TC 261致辞,对中国成立与之对口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表示祝贺,并希望今后能够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增材制造国际标准化工作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司长孙峰对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结合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有关部署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工作,对技术委员会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意见建议,要求技术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增材制造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通过标准加速我国增材制造技术产业化,助推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田主任指出,增材制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标准,成立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我国增材制造标准化工作的一件大事,国家标准委非常重视。开展增材制造标准化工作,是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等国家重大规划和战略部署、通过标准推动我国增材制造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增材制造研究起步不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也不落后,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齐心合力,在全面推进我国增材制造标准化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为国际增材制造标准化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卢秉恒,中国工程院院士、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华明,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61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Heinz-Joerg Lenz先生、欧洲增材制造标准化支持行动(SASAM)项目组专家Klas Magnus Boivie博士分别做了主旨报告,对当前国内外增材制造技术和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趋势做了介绍。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技术委员会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和技术委员会2016年工作计划,各位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见附件2)。会议要求秘书处会后结合会议意见尽快完善好章程、工作细则和工作计划。另外,会议还要求各位委员对《增材制造技术 术语》国家标准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并反馈至秘书处,由秘书处组织完善该标准。会议最后,各委员做了简短自我介绍,以便以后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增材制造标准化工作发展。

本次会议内容充实,意义重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场参与人名单如下


姓名        单位
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
王华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Heinz-Joerg Lenz        ISO/TC 261
Klas Magnus Boivie        瑞典Sandvik AB
SASAM
单忠德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吴锋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
肖承翔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兰红波        青岛理工大学
伍尚华        广东工业大学
张成林        上海拓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王联凤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
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
张红旗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马广义        大连理工大学
刘永辉        海尔集团
杨聪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冯莉萍        世联博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王红        青岛尤尼科技有限公司
杨继全        南京师范大学
金枫        广东峰华卓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白培康        中北大学
王建宏        中北大学
徐悟龙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张冬云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
刘平        浙江亚通焊材有限公司
杨金南        南京宝岩自动化有限公司
刘继常        湖南大学
长沙嘉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严彪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
许高杰        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
王晓涛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王益群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杨舸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陈常义        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栗晓飞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姜昕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徐均良        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
王顺权        江苏省增材制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刘琼馨        江苏省增材制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朱纪磊        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赵斌        徐工集团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
刘汉光        徐工集团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
何冰        徐工集团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
吴继霞        徐工集团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
黎海雄/潘学松        北京南极熊科技有限公司
张勇        北京魔猴网
尙鹏     北京汇天威科技有限公司
闫光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维鑫        青岛三迪时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叶子豪        青岛三迪时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吴承轩        德国EOS GmbH
陈长军        江苏亚太霍夫曼金属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杨洪源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
李涤尘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宋波        华中科技大学
张海鸥        华中科技大学
王建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高健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于思洋        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
张国庆        北京易加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张志强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
赵毅           上海数造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安学辉        无锡科谷智能
杜宝瑞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赵璐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张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段远刚        中广核工程公司
林峰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田小永        西安交通大学
林鑫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孟凡军        装甲兵工程学院再制造技术国家重点
胡素峰        国家质检总局,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蒋慧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冯晓明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王小军        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齐元昊        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
战丽        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
刘丰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李佩鸿        北京科必德科技有限公司
李方函        工信部赛迪
宿红刚        航星利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李海斌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薛  莲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罗  岩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附件2:
会议意见
一、        《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草案)
1、        第三条:技术委员会工作增加“安全,环境控制”两项;
2、        第十条:删除“受标准部门的委托”字段;
3、        第十四条:增加“审定免检产品和认定国家名牌产品”工作领域;
4、        增加条款:委员不能参加,应有授权书,代表委员表决权;
5、        增加条款:立项阶段秘书处的工作程序。
二、        《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草案)
岗位责任制第六条:秘书工作范围(6)中,在与委员、通讯委员、标准起草单位的联络、有关资料的发放中,增加“观察员”;
三、        《第一届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计划》
1、        近期主要工作第7条:在探索建立与国内其他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后增加“行业学会、协会、联盟等行业组织”;
2、        下一步工作建议:对分技术委员会或工作组组建进行规划;
3、        下一步工作建议:研究完善增材制造路线图。

南极熊附注:
欧洲3D打印标准化路线图·中国有差距.pdf (1.71 MB, 下载次数: 663)

上一篇:中空模具!3D打印开辟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新途径
下一篇:百倍速3D打印技术CLIP研发者Carbon公司任命前杜邦CEO为其新任董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