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3D打印新突破——选择性抑制烧结技术问世

国外
2014
11/20
15:57
分享
评论
本帖最后由 红领巾丶 于 2014-11-20 16:01 编辑

    在众多的3D打印展会上,我们曾看到部分展台陈列了一些3D打印的金属材质作品,大多为机械零部件,这些作品都是由价格不菲的打印金属合金的3D打印机,成本高,价格昂贵。未来会不会出现经济型金属3D打印机?近日出现一种全新的金属打印工艺——选择性抑制烧结(SIS,Selective InhibitonSintering)技术可能会给出一个肯定答案。尽管目前金属3D打印尚未真正推向市场,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市场将会涌现大批经济型的台式金属3D打印机。





   目前,能够3D打印金属的打印设备市场售价都在50万美元以上,价格不菲,基本上是一些企业无法企及的价格。并且在已开发的这些设备中,多采用焊接与FDM相结合,致使打印出的物品十分粗糙。为此,一种全新的金属打印工艺“选择性抑制烧结技术”,或将改变这一现状。

    选择性抑制烧结技术由南加州大学的Behrokh Khoshnevis博士及其团队开发,基本上是与选择性激光烧结(SLS)以及其他形式的金属打印技术反其道而行之。SIS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并不依赖激光器逐层熔化金属合金,而是在金属还没融化的时候就使其成型。



       采用SLS技术,一台机器首先在打印床上铺上一层金属粉末;然后,使用商用的压电打印头沉积一种液体溶液,这种溶液起抑制剂的作用,阻止它所喷到的金属粉末被加热后融化。打印头,则类似于喷墨打印机中的打印头,可根据CAD文件在指定的区域边界外部喷洒溶液,被喷到的金属粉末粘结在一起、硬化,之后机器逐层将重复此类操作,直至生成指定的3D对象。当然,此3D对象只是一个由抑制剂粘结而成的外壳,里面充满了金属粉末。



    实际上,可将它看做是一个充满金属粉末的模具,将其送入高温环境熔化,最终生成一个带有抑制剂外壳的固体金属对象,而这种抑制剂外壳很容易去除。最终,一个金属材料的3D打印对象完成。由于SIS技术使用的并非昂贵的激光或电子束发生器,故只需一个能喷洒液态抑制剂的PLE打印头。因此,相比现有的金属3D打印机,制造成本降低很多。此外,由于机器所打印的只是3D对象的一层表皮,其内部并不涉及,因此打印速度也变得更快。



    该研究团队在抑制剂材料中添加了蔗糖,是一种可溶解于水的有机表面活性剂,所使用的金属粉末则是一种青铜合金,综合来看,其3D打印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仍有可再提升的空间,尤其是涉及该工艺的一些软硬件。此外,打印的部件会有一些收缩的现象,以及液体状态的抑制剂的“过度渗透”现象,这些都将在后续研究中寻求解决办法。该项目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研究资金,由南加州大学的CRAFT实验室的团队从事研发。


上一篇:提供在线工具帮客户修正3D模型的3D打印平台Sculpteo
下一篇:给你的咖啡馆来点打印的方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