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南极熊获悉,丹麦多个港口正在实施一项整合3D打印人工鱼礁模块的项目,旨在促进生物多样性,目前已取得丰硕成果。仅仅五个月后,这些3D打印装置就吸引了各种海洋生物,包括藻类、贻贝和小型鱼类,而在一些港口,鳗鱼和鳕鱼等其他物种也已回归。
项目由丹麦机构 StoneReefs(隶属于 3DCP 集团)发起,与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建筑3D打印公司COBOD合作。COBOD 的技术通常用于建造住宅,例如科罗拉多州的VeroVista防火住宅。在本项目中,COBOD运用技术建造了一系列大型人工鱼礁。具体来说,COBOD使用了BOD2 3D打印机以及一种由低二氧化碳水泥、当地骨料和碎贻贝壳(吸引海洋生物的关键成分)混合而成的材料。这种材料是通过 COBOD 的开源材料战略与 Holcim 等合作伙伴合作开发的。
人工鱼礁结构的设计考虑了几个方面:首先,它们必须具有珊瑚礁生物的纹理,为物种提供庇护并促进繁殖;其次,它们必须与码头板桩墙无缝衔接,且不影响港口运营。总体思路也在世界各地的其他港口(例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港)中得到推广,即在港口通常平坦的墙体上建造一个更具有机性的结构,并设置类似珊瑚礁的空腔和凹槽,以促进生物多样性。
3DCP集团和Stonereef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ikkel Brich评论道:“3D打印让我们能够在不干扰港口活动的情况下改善生物多样性。我们制作的模块与墙体的几何形状相匹配,既不会干扰日常运营,又能提供海洋生物所需的纹理。我们经验表明,当你为大自然提供立足之地时,生命会在几个月内回归。”
这一想法已证明是成功的,3D打印人工鱼礁板在丹麦多个港口(包括哥本哈根、奥胡斯、科瑟、赫尔辛格、斯普罗厄和腓特烈西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腓特烈西亚的港口,StoneReefs及其合作伙伴报告了最佳效果,鳕鱼和鳗鱼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回归。随着这些初始安装的成功,更多3D打印鱼礁结构将在这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各地安装。
COBOD International创始人兼总经理Henrik Lund-Nielsen补充道:“很高兴看到我们的3D建筑打印技术在我们位于诺德哈文港总部附近投入使用。Stonereefs展示了我们技术的优势,包括设计自由度、通过开放材料方法实现的材料灵活性以及可扩展性。这些优势可以应用于许多有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海上和海洋应用。项目展示了建筑技术如何服务于工业和自然,并具有更广泛的海洋和海上应用潜力。”
本项目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丹麦分会和丹麦城市规划集团 By & Havn 联合发起,并得到了可再生能源公司 Orsted 和可持续基础设施公司 Sund & Baelt 的支持,是越来越多利用 3D 打印(尤其是混凝土 3D 打印)的人工鱼礁项目案例之一。例如,在荷兰,初创公司Coastruction 正在利用增材制造技术重建沿海生态系统,同时支持清洁能源。约旦、迈阿密、阿曼、韩国等地也正在开展类似的项目。
|
上一篇:中国牵头制定的增材制造产品数据保护国际标准正式发布下一篇:西门子能源利用3D打印改变涡轮机维护流程,维修时间缩短90%,可处理0.8米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