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3D模型界的YouTube之国内篇:技术驱动之后,捞3D如何思考市场未热问题?

问答
2013
08/19
11:24
分享
评论
自 3D 打印使世人打开眼界,意识到个人之力或能撬动硬件工业的庞大体量时,3D 世代似乎不可逆转地到来了。iMax、Kinect 的流行,预示着我们越来越希望在虚拟世界中也能还原真实的自己。在这种还原的愿望中,我们碰巧发现国内的捞3D团队以及海外的Sketchfab团队有着一致的思路——在 WebGL 的技术之上,建立一个能使 3D 模型在 Web 端轻易分享的网站,随之以技术提供后续服务。下文为国内篇,主要介绍捞 3D 团队的思路与做法,他们如何在技术先行市场未热的情况下找到立足点。(看海外专访篇,请点这里)
假如在宣传期的时候,你就能在网络上和《疯狂原始人》的 3D 形象互动,比如调戏一下 Belt,或是带着 Guy 去闯关大冒险,你会不会对这部电影有个更全盘的先期了解,减少走出电影院后悔的几率?虽然精美的 3D 大作、iMax 电影早已不陌生了,但以往由于技术的限制,直接在网络上展示他们的 3D 模型并有进一步互动,还是一件门槛很高的事,多数 3D 形象仍然以二维平面的形态或是单向传播的宣传视频呈现在网上。
WebGL 标准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WebGL 是一种能让浏览器呈现 3D 画面,不需要使用任何插件的标准。利用这个标准,上述提及的弱展示效果和弱互动性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正是看重这一点,国内的捞 3D 团队搭建出捞3D网站,来打造一个 3D 模型的上传、交流和分享平台。
虽然说起来很轻松,但其实 WebGL 是很低等级的 API,搭建 3D 引擎、解决用户上传文件的格式问题就花费了捞 3D 团队 80% 的精力。用捞 3D COO 郝稼力的话来说,通常的 API 都是告诉你那里有一块木头,你去把它砍下来就行,但 WebGL“什么都没有规定,它只给你规定好了一些方法和具体的东西,所有东西都需要你自己搭建。你得自己拿铁粉熔炼一个锤子,再用这个锤子去砍木头。”所以捞 3D 自己开发了一个Oak3D引擎,这款引擎可以满足游戏、数据可视化、地图绘制、3D 模型展示等等通用的功能。
有了引擎以后,捞 3D 团队在思考什么服务是基础服务,可以服务多个行业?思考的结果就是现在的捞 3D 网站,让设计师上传、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捞 3D 的使用步骤很简洁,如果你是一位 3D 设计师,或者已有成熟的 3D 模型作品,那你可以上传到捞 3D 上(支持包括Maya和3D Max在内的工程文件的上传),做一个自己的网络作品收藏夹,同时也和他人共享。如果有站外分享该模型的需求,按照平时嵌入视频的步骤一样嵌入 3D 模型的框架代码即可达成目标。

想做3D模型界的YouTube之国内篇:技术驱动之后,捞3D如何思考市场未热问题?

想做3D模型界的YouTube之国内篇:技术驱动之后,捞3D如何思考市场未热问题?

对于最终端的使用者来说,捞 3D 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良好便捷的展示性,它不仅可以成为设计师的作品简历(以往 3D 设计师提交作品时,用邮箱收发作品体积太大,有时甚至得寄 U 盘给应聘公司),还可以使广告展示效果更加真实。
捞 3D 团队的 COO 郝稼力告诉我,比如珠宝就是一种天然适合 3D 展示的物体,因为它的 3D 模型外观基本和实物没有差别。在展示的基础上,捞 3D 团队已经开发出一个可以交互的版本,比如房地产样板房的展示,就可以直接把建筑内部的模型搬到网上,用户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参观内部布局,还能点击查看详细物体的参数,比如地面面积、层高等。
因为对 3D 展示的需求,有很多商家在捞 3D 团队组建之前就已经找到他们,但当时商家只是把需求作为外包项目提出,“我们想的是把所有的都变成自助服务,这样的话就相当于云主机一样,商家都可以自己完成而且非常简单,”郝稼力说。换言之,以后捞 3D 就会是商家可以自主操作的平台,他们需要把哪些模型搬上网、需要在哪些网站上展示,可以完全自己手动完成。当然捞 3D 不会错过一个用户付费意愿高的机会,他们正准备在 7 月中旬上线收费的企业版,在企业版中添加域名白名单(商家可以指定某一网站为指定 3D 模型的发布平台)、去 logo 和广告以及安全性加强等功能作为增值服务。
企业版面市后,聚集了企业用户的捞 3D 网站还可以进一步反馈给设计师一些福利,比如哪个企业有 3D 设计的需求,捞 3D 的设计师便可以对接,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建立自己的能力谱系。一旦供需双方在网站上活跃起来,并实现自动对接,那么捞 3D 就算是进入良性循环的阶段了。
从 3 月份上线到现在三个月,捞 3D 上一共有 700 个注册用户上传了 5000 个 3D 模型。至于如何刺激用户活跃度,把社区运营得像 Github 和知乎一样,用户都愿意主动提交优秀的模型?郝稼力说他们团队还是在寻找一个“爆点”,能让网站突然间火起来呈现在大众眼前。
就像海外的 Sketchfab 一样,他们的网站曾经 PS4 的模型,在一周之内便达到 50 万点击量,而 Sony 官方视频点击量只有 Sketchfab 的一半,由此 Sketchfab 进入大众视野。“其实我们也考虑过很多方案,但中国的互联网挺奇怪的,抓不准下一个热点。我们也在找一些适合国内的爆点,比如大黄鸭。”郝稼力说,“本来我们想让大家上传家乡图片作为 3D 模型展示的背景,然后大黄鸭就可以显示在背景上,但是时间没来得及档期过去了。”

不过捞 3D 团队对 3D 未来的发展还是很有信心,在他们眼中,未来 3D 会成为文字、图片、视频以外的第四大信息载体,现在 3D 没有成为大众需求只是因为它的需求被技术门槛限制住了,如果有一天手机摄像头上都内置了类似 Kinect 的设备,那么 3D 也有可能像如今的拍照功能一样被大众接受。
目前捞 3D 是一个十人的小团队,其中八人负责技术开发。他们正在寻求 A 轮融资,希望可以扩张团队将前端设计和运营都做得更为完善。我问他们既然前端有短板为何不直接出售引擎技术,郝稼力回答说,对比一下卖 Flash 技术的 Adobe 公司和用 Flash 做出小游戏卖服务而得到极高收益的公司,你就明白了。来自36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3-8-29 08: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3D 团队组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