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3D打印和干细胞技术 骨骼体外培养在附属南京医院初获成功

国内
2014
11/25
08:09
分享
评论
本帖最后由 红领巾丶 于 2014-11-25 08:10 编辑

从兔身上取出干细胞,放在3D打印出的支架上,在体外经过4周的培养,再接种至裸鼠皮下培养,最终可以长出所需要的软骨组织。附属南京医院骨科姚庆强介绍:“未来,我们有可能用这种技术完成人体的组织缺损修复。”该研究由江苏省数字医学学会主任委员、我校王黎明教授领衔。

“我们已经能够应用这种技术‘制造’出兔肩关节,这为软骨再生和修复提供可能,目前,这一研究在国内骨科领域领先。”下一阶段,研究人员将在猪身上进行相关实验,一步一步与人体机能组织接近。

姚博士介绍,干细胞号称“万能细胞”,在一定条件的诱导下,它们可以分化成包括骨骼细胞在内的多种功能细胞。而研究团队所用是间充质干细胞,它们存在于骨髓血之中,能够分化为软骨细胞,就好像“装修队”。

软骨体外培养,需要以3D打印技术制造出“脚手架”——支架,在支架内富集骨髓血,并使用特定的方法诱导其中的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并不是所有结构3D打印支架都适合该种方法的软骨生长。团队通过对比,最终选择了具有方形孔蜂巢状微结构的聚己内酯-羟基磷灰石(PCL-HA)支架。因为在培养的时候,骨髓血能够更好地与此种方孔支架结合,其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支架中保留、生长,微小的蜂巢孔洞也有利于细胞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交换。



QQ截图20141125080435.png

培养前的空白支架


姚庆强进一步介绍:“3D PCL-HA支架有利于特定的干细胞生长及依附,在特定的培养体系诱导下,不需要专门提炼间充质干细胞,只需将骨髓血放进支架,能长成软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会很好的留下,成长为我们所需要的软骨。”

同时,3D PCL-HA支架在培养过程中大小稳定性强,优于常规生物可降解支架。其在培养完成接种至体内之后,在2年左右的时间内缓慢被人体降解。在降解过程中,细胞能够及时生长填充支架降解产生的空间,成长完成之后稳定性强。


QQ截图20141125080410.png

培养后


目前附属南京医院骨科掌握的技术已经能够做到:从自体身上取下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自己的干细胞“养成”软骨,这就避免了异体接种的免疫排斥反应、携带病毒、潜在致癌可能性等缺点。而且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所需软骨的形状,在经过培养之后,长成的软骨大小与所需无异。姚庆强说:“3D打印与组织工程的结合,将带来个体化植入物制作及组织工程技术的革命,将极大促进器官移植、组织修复重建及再生医学等多学科的进步。”

文/南医发布



上一篇:3D打印,从云端落地的美好技术
下一篇:上海创业团队推99英镑超低价3D打印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