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入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让关节置换更精准更微创

3D打印动态
2022
10/31
11:16
分享
评论
导读:3D打印为患者个性化定制植入假体的案例越来越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目前临床治疗晚期髋关节病变最成熟的方法之一,长期随访的结果显示其疗效较为确切。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相关器械材料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的选择在于提高疗效、减少置换后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时间等。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引入和技术突破,使多种新的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方式开始在临床推广。赵德伟教授带领团队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Orthopädische Chirurgie, OCM 入路)开展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OCM入路可以利用6-8cm的切口沿肌肉间隙完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口小、出血少、不损伤肌肉、术后恢复快,真正实现了创伤小、恢复快。

OCM 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具有获得良好的假体置入效果,减少创伤所致的人工髋关节脱位、外旋肌肌力弱等并发症等优势。OCM 切口长度在6-8cm,神经血管界面位于阔筋膜张肌与臀中肌之间,沿肌肉间隙进入,1/3位于大转子上,2/3位于肌间隙,近端偏前,便于股骨侧显露。
640.jpeg

髋臼侧显露采取两刀截骨,阔筋膜张肌松解,关节囊部分切除,盂唇切除。髋臼角度主要参考髋臼横韧带、骨性结构、植入器械及聚乙烯内衬补偿等因素。

640-1.jpeg

通过伸髋、股骨外旋、屈膝、足外旋等动作来达到充分显露股骨端,2-3个拉钩分别置于股骨周围,1号拉钩放于大转子后外侧,2号拉钩放于股骨颈后方,3号拉钩位于股骨矩下方。

640-2.jpeg


此后,安装股骨侧假体,并按照后外侧关节囊、臀小肌、闭孔内肌、梨状肌的顺序分别进行松解,以达到满意的关节紧张度及稳定性。

微创入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让关节置换更精准更微创.gif

△术后第一日步态


目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医学研究中心采用 OCM 微创入路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与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3D打印钽金属髋关节假体,将微创技术与高科技相结合,既减少手术的创伤,同时能够解决疑难复杂的临床病例,让患者即刻获得假体稳定性及关节活动度,以达到早期功能锻炼、快速康复的目的,尽早使患者重返健康生活状态。

赵德伟教授

640.png

主任医师、教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金柳叶刀奖”获得者
“白求恩式好医生”获得者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骨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发改委“骨科植入材料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辽宁省重点学科骨外科一级学科带头人,辽宁省“骨关节病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大连大学骨科医学研究中心主任。2018年获得“国之名医”,2017年获得“辽宁省名医”和“大连市名医”荣誉称号,2021年获得“金柳叶刀奖”医务工作者,2022年获得“白求恩式好医生”荣誉称号。主要社会兼职: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显微修复学组组长;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材料临床试验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可降解镁临床转化联盟首席科学家。《Microsurgery》和《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副主编,《Journal of Orthopeadic Translation》国际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副主编,《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副主编等职务。从事骨科及显微外科工作近四十年,对骨坏死等髋关节疑难杂症的诊疗,取得数项原创性成果,并在骨修复基础研究及骨科植入物自主研发方面开展大量工作,获得国内外骨科临床和材料科学界首肯。召集国内外骨科权威专家,牵头制订多版国际、国内《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指南》,对规范股骨头坏死诊疗起到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独创系列股骨头修复与重建治疗方法十余种,并自主研发多种骨植入器械用于骨关节疾病的治疗。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具有中国自主产权的多孔钽金属骨植入体,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形成系列骨植入产品,临床效果优良;国际上首次将生物可降解纯镁金属应用于骨坏死带血运骨移植临床治疗。相关成果在《Nature Medicine》、《Biomaterials》、《Acta Biomateriala》、《Clinical Orthop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牵头18家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成立“可降解镁植入物临床转化创新战略联盟”并担任理事长职务。先后获得国际日内瓦发明金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市级发明与技术进步奖累计36项。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7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国内外论文256篇,SCI收录131篇,总影响因子404.97,收录于Lancet,Nature Medicine,Bio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

3D打印设计团队:
临床医生:杨磊主任医师、程亮亮副主任医师、应嘉蔚主治医师
工  程  师:李军雷研究员
设计人员:吴斌、宋立群、衣品侨、王海姚

640-3.jpeg






上一篇:双11半价购3D打印机,速来抢购纵维立方半价名额!
下一篇:激光3D纳米打印技术优化光学玻璃纤维,精准聚焦光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